在 2025 年 NBA 选秀大会上,费城 76 人队手握探花签,却因潜在的选秀策略引发广泛讨论。据《费城问询报》报道,管理层计划围绕核心球员乔尔・恩比德和保罗・乔治挑选新秀,目标锁定能与两人形成互补的角色球员,尤其是侧翼位置。这一决策引发争议 —— 探花签作为乐透区高顺位资源,通常被用于选拔未来核心或潜力新星,而费城的选择似乎更倾向于即战力,这种 “资源错配” 被部分球迷和专家认为是一种浪费。
一、现状困境:核心伤病与阵容失衡
本赛季,费城的表现堪称失败。尽管组建了恩比德、乔治和马克西的三巨头阵容,却未能打进季后赛,暴露出阵容深度不足和伤病管理的问题。恩比德因伤预计报销一个多赛季,乔治则长期受膝伤和腹股沟伤势困扰,甚至需打止痛针坚持比赛。两人的出勤率和状态下滑,使得球队不得不重新审视建队方向。
目前,费城的薪资空间接近奢侈税线,且乔治的溢价合同(剩余 3 年 1.62 亿美元)难以交易。管理层需要在有限的操作空间内补强阵容,探花签成为关键筹码。但问题在于:在恩比德可能进入职业生涯后期、乔治状态不稳定的情况下,用探花签选角色球员是否是最优解?
二、潜在目标:拉希尔・弗莱明的价值与争议
根据选秀预测,费城可能用探花签选择圣约瑟夫大学的锋线球员拉希尔・弗莱明。这位身高 2.03 米、臂展 2.13 米的大三生,本赛季场均贡献 16.2 分、9.2 篮板,投篮命中率 56.5%,三分命中率 39.3%,被认为是 “全美最高效空切手之一”。他的防守多面性(场均 1.8 抢断 + 1.6 盖帽)和挡拆顺下能力,恰好能弥补费城侧翼的短板。
然而,弗莱明的技术缺陷同样明显:持球能力薄弱(常规赛仅 3 次面框单打)、处理球意识不足,且在高强度比赛中三分稳定性下降。ESPN 预测他可能在首轮末段被选中,而费城用探花签选择他,被质疑 “高估即战力、低估天赋上限”。对比历史案例,勇士曾用高顺位签选内线角色球员(如怀斯曼),结果以失败告终,这为费城敲响警钟。

三、管理层逻辑:即战力优先还是押注未来?
费城总经理达雷尔・莫雷明确表示,将 “选择天赋最高的球员,不会因阵容适配而妥协”。这一策略看似矛盾 —— 若弗莱明被视为天赋型球员,为何其选秀行情仅在首轮末段?事实上,莫雷的 “天赋” 定义更侧重身体条件和可开发潜力:弗莱明的臂展、运动能力和防守弹性,符合现代篮球对多位置摇摆人的需求。
从薪资角度看,弗莱明的新秀合同年均约 500 万美元,远低于探花签的预期薪资(通常首年约 800 万)。这为费城节省了薪资空间,使其能在未来续约马克西或追逐其他球星。此外,若恩比德回归后状态下滑,弗莱明可作为长期培养对象,与马克西、麦凯恩组成新核心。
四、争议焦点:高顺位签的价值取舍
支持费城的观点认为,在争冠窗口期,即战力的优先级高于潜力。弗莱明的 3D 属性(三分 + 防守)能立即提升球队竞争力,尤其是在乔治状态下滑的情况下。此外,费城缺乏优质侧翼,弗莱明的加盟可缓解这一痛点。
反对者则指出,探花签应选 “基石型” 球员。2025 届新秀中,库珀・弗拉格(预测状元)、迪伦・哈珀(榜眼)等球员被视为未来全明星,而弗莱明的上限可能仅是优质角色球员。若费城选择向下交易探花签,换取即战力 + 未来选秀权,或许能兼顾短期和长期利益。
五、历史镜鉴:费城选秀的得与失
费城在探花签的使用上有过成功先例 ——2014 年选中恩比德,奠定了球队基石。但也有失败案例:2015 年用探花签选奥卡福,因其与恩比德不兼容而被交易。此次选择弗莱明,能否复制恩比德的成功,还是重蹈奥卡福的覆辙?
乐投体育从管理层操作看,费城近年来更倾向于 “即战力 + 潜力” 的平衡。例如,2023 年选中贾里德・麦凯恩,尽管其新秀赛季因伤报销,但场均 15.3 分的表现展现潜力。若弗莱明确实具备未开发的持球或组织能力,费城的选择可能被证明是明智的。
结语: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赌局
费城的选秀策略本质是一场赌局:用探花签押注弗莱明的即战力和潜力,以弥补核心伤病带来的阵容漏洞。若弗莱明能兑现天赋,费城将在侧翼位置获得长期答案;若失败,球队将面临资源浪费和重建延迟的风险。
在恩比德和乔治的职业生涯后期,费城需要在 “赢在当下” 和 “布局未来” 间找到平衡。探花签的选择,或许正是检验管理层智慧的关键一步。